项目概况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承接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已连续三年推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为人们了解中国旅游业发展打开了一扇扇的文选之窗,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相关机构的普遍欢迎和持续关注。《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的第四部成果。该《报告》秉承一贯的总体框架和研究宗旨,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总报告延续“发展概况—产业分析—发展评价—发展对策”的逻辑路线,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把握2014年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特点与热点、矛盾与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对策建议与政策设计;专题报告聚焦文明旅游和湖北省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进行深度调查、细致解读和理性剖析,以丰富并深化人们对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报告》紧扣我国旅游业发展脉络,顺应我国旅游业发展要求,坚持以客观的视角、前沿的理论、权威的数据和动态的监控,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尺度地展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为政府决策、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遵循理论指导,透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全景概貌。《报告》继续沿用“总报告+专题报告”的总体框架,以保持研究内容的一以贯之,便于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过程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在此基础上,灵活自由地将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热点、新问题纳入研究框架;旨在形成一部全景式、权威性的反映我国年度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行业报告。
总报告的逻辑路线是课题组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后才确立的研究路径。其中,“发展概况”从整体的视角、从全球的尺度把握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概貌,“产业分析”从行业的视角、从全国的尺度分析中国旅游业主要行业发展的状况,“发展评价”从区域的视角、从省市的尺度评价中国各省域、各副省级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发展对策”在前三个方面现状、特征和问题把握的基础上,从宏观调控、部门管理和行业经营三个层面进行对策研究;从而实现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多视角、多尺度、多层面的透视。“产业分析”遵循产业组织理论所构建的SCP产业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住宿接待业、旅游景区(点)、旅行社业、在线旅游业的SCP,力求全面展现我国旅游业主要行业的总体运行态势。“发展评价”运用借鉴世界经济论坛的经验构建的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我国31个省域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比较分析,试图展现我国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潜力和发展环境。
第二,坚持发展眼光,把握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为了使《报告》能够真正成为中国旅游业成长历史的忠实记录和参照,帮助人们纵向认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积极直面新的挑战,及时廓清未来发展的思路,《报告》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为此,《报告》十分注重通过挖掘课题组在前三年报告中积淀的研究数据,对我国旅游业的世界地位、旅游业发展的各要素、区域旅游竞争力等年际变化、多年变化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试图揭示其良性发展的路径依赖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非良性发展的问题所在,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望远镜”和“放大镜”,以期增强政策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此外,本《报告》在研究内容的选择方面,也在秉承一贯的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坚持发展眼光,及时将在线旅游业这一旅游新业态纳入产业分析中,反映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
第三,关注发展公平,研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区域协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平衡、公平发展的必由之路。课题组充分发挥拥有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建设的中国旅游发展空间信息数据库,从东、中、西三大地带、七大分区、省域、副省级城市四种空间尺度描述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这种区域差异分析,不仅涵盖旅游业各行业各要素(星级饭店数量规模、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等级结构、所有制结构、经营业绩、盈利水平,5A级景区数量规模、类型结构、门票价格、网络关注度,旅行社数量规模、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百强旅行社数量、等级、所有制结构,旅游线路类型、数量、涉及的目的地数量,旅行社的经营绩效,包括组接情况、经营收入、盈利水平),而且涵盖区域旅游发展的综合评价;最后,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宏观调控和部门管理的层面提出“大力发展跨国旅游,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打造‘一带一路’跨国旅游品牌”等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与协调发展的策略。因此,可以说,区域差异的视角和分析贯穿《报告》的始终,既是本《报告》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也是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相关区域政策提供更深入的参考依据,以促进不同区域之间在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进行横向比较、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第四,紧跟时代步伐,扫描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互联网+”。在“互联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国家推动的重大战略之一的背景下,《报告》紧跟这一时代步伐,全面把握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互联网+”的现状和趋势。一方面,跟踪分析与把握传统旅游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状况,包括:酒店行业的精准传播与营销、个性化定制与服务、移动客户端预订与团购;5A级旅游景区的智能化建设情况(包括景区门户网站的建设与升级情况、依托微博、微信开展营销的情况、智能监控系统与管理系统的构建情况)、网络关注度;百强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的现状与趋势。另一方面,首次将在线旅游业作为一个旅游新业态纳入产业分析中,与其他传统行业保持一致,系统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包括行业规模、行业结构、企业经营行为、经营绩效),总结了其发展特征,剖析了发展中尚存的问题,并针对性地从部门管理的层面提出实施“互联网+旅游业”战略的路径,包括建设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打造智慧旅游服务系统,构建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同时,从行业经营的层面分别为住宿接待业、旅行社业提出了智能化发展的策略。
第五,整合多元数据,提高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信度。课题组始终坚持用数据说话,提高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信度,为此,我们专门建立了“中国旅游发展空间信息数据库”。经过多年的积累,该数据库已经收录了近200万条数据,数据来源多元,类型丰富,空间尺度齐全,且有时间跨度。从数据来源来看,以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为主,同时还有大量第一手调研数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的网络大数据以及相关研究的数据;从数据类型来看,既有关于整个旅游业发展状况的数据,也有旅游业各个行业的数据,还有部分企业(尤其是景区、上市公司)的数据,同时还有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个体的数据;从数据空间尺度来看,既有省域、副省级市域,也有景区,同时,还有部分世界各个国家这一全球尺度的数据;从数据的时间跨度来看,大部分都已经积累了2011、2012、2013三年的数据,部分指标还囊括了2010、2014年的数据。这些数据既为本《报告》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多尺度、长期跟踪的动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和保障,也保障了本《报告》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第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中国旅游业发展中人的发展。课题组一贯坚持以人为本,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不应仅仅强调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应更多地重视旅游业发展中人的发展,使旅游业在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同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服务业。首先,本《报告》在省域/副省级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中,纳入了“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等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的指标,既符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也是为了促进旅游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的发挥;同时,还纳入了“万人居民拥有旅游从业人员数”等反映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指标,凸显旅游业“惠民生”的作用。其次, 本《报告》开展湖北省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调查专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了解和揭示湖北省目的地居民对于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影响的认识与态度,更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目的地居民的关注和重视,认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为前提,要以为当地居民带来就业、参与旅游发展会、分享旅游发展的收益为目标。最后,本《报告》运用网络大数据,研究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宣传、报道和关注“中国游客”文明旅游问题的视角、特征、解读、认知和解释,理清舆论喧嚣中“文明旅游”问题的实质与内涵;这是对文明旅游的践行主体——游客的关注和保护,是为了促进社会转型中公民的成长。